少年摇了摇头:“这天气越热,冰棍就越贵,而且你别看咱们这里有钱人不多,但是舍得花钱的人还是有的,就好比像你这样的,我都看走眼了。”
“你在做生意之前,难道还得看看这个人有没有钱吗?”
“那不然呢?”少年侧目望着徐山,“毕竟像你这样的人是少数,一般人都是什么样的衣服,什么样的打扮,就买什么样的冰棍吃。谁舍得花一天的工钱买冰棍啊,一吃一泡水。”
徐山觉得这少年挺有意思的,问道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“你想干什么?我的名字你少打听。”
少年倒是十分警惕。
“你担心我把你怎么地吗?真是的,现在也不是当初割尾巴那会儿了,就算你是学生,暑假的时候做点小生意赚钱,也没有错啊。”
“你真的不打算去学校报告我去?”
“切,你真逗,我这是吃饱了撑的吗?”
“那行,不过我也不能白白回答你的问题,你请我吃根雪糕吧,咱也不要这塔国提子,你请我吃根紫雪糕怎么样?”
行,这少年不怯场,而且还有点社牛属性,最关键是会做生意。
徐山掏出一块钱,买了一根紫雪糕,却没有拿,让少年自己拿。
少年却是自己拿了一根五分钱的冰棍,剥开吃了起来:“你也别这么看我,你请我吃的是紫雪糕,我领的是这一块钱的情,不过我这身份也只配吃这五分钱的冰棍了。”
然后少年就开始说起自己的身世来。
原来这个少年叫做郝建新,家就是灵堡的,前两年的时候,他父亲说要出去找工,结果一去不回了,他家里除了他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,还有一个瘸腿老娘。
一家五口人,全都指着他这么一个半劳力养家,不过他也知道,想改变这种命运,只有学习。因此他不像其他故事当中的主角那样放弃了学业,而是坚持半工半学。
得亏这小子有一些绝活,要不就是下河摸鱼,抓黄鳝,要不然就是捉点知了猴,挖点草药,反正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人到了极其困难的时候,总会想一些不是办法的办法。
积累了一些钱之后,他就开始卖起冰棍来。
他骑着他爸当初留下来的二八自行车,进了一些冰棍来卖,他能说会道,跟谁都能聊几句,生意倒是做得相当不错,凭着卖冰棍的积累,他每年夏天都可以把自己的学费赚出来,甚至还能把弟弟妹妹的学费都赚出来。
徐山想到了自己当初卖西瓜的事情。
其实他那时候卖西瓜,也算起点比较高的了,比起这个郝建新来,相差太远了。
这少年的精神让他十分佩服,而且这少年的三观也正,最让徐山觉得他有格局的地方是他没有辍学,不短视。许多时候,我们国人往往会歌颂那种为了家庭辍学,把机会让给其他人的那种孩子。
事实上徐山并不能赞同这种行为,这样的人虽然说是牺牲了,可是事实上却是不负责地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别人。只有像郝建新这种,不但没有辍学,而且还想办法把整个家的担子都担负起来的人,才值得徐山佩服。
“那你是怎么想到要进这么贵的雪糕的?”
“其实吧,我跟你说句实话,这紫雪糕也好,塔国提子也好,都是不要钱的,这红宝来冰棍厂刚刚进入灵堡,厂子为了看看这灵堡有没有人吃这些雪糕,送给我们,让我们帮着宣传的。我把这话告诉你,你可不能管我追回那买雪糕的钱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