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好,无论是105毫米榴弹炮,还是电渣重熔技术,当初余华全都仔细了解过。没办法,前者是历史上第一款具备360°射角的105毫米榴弹炮,后者则是大名鼎鼎的三大高级冶金工艺。
身为骨灰级军迷,如果不了解这些军事科技,好意思自封骨灰级头衔?
空分设备为氧吹炉奠定供氧基础,氧吹炉为电渣重熔奠定优质原料供应基础,电渣重熔则为大口径火炮炮钢奠定材料基础,技术领域的发展便是如此,一环扣一环,少了谁都不行,更不可能好高骛远,张嘴就来弯道超车。
有些路,没有弯道。
「杨团长,给总部发电报喜。」余华目光看向身侧情绪激动的杨志,微笑道。
「是,总工程师!」杨志闻言,立马反应过来,连忙转身离去。
「陶同志,试生产通过,我要马上返回延城处理工作,榆林钢铁厂交给你了。」
待杨志离去,余华目光转而看向旁边最新上任的榆林钢铁厂负责人陶明达,正声道:「钢铁生产不是小事,你接手之后前期暂不着急提高产量,该主抓质量,一是运力不够和配套设施不达标,二来氧气炼钢对组织来说太过先进和高端,急于追求产量容易出问题,应当熟悉氧气吹炼工艺,掌握要领,积累丰富的炼钢经验,再追求产量。」
「关于炼钢生产过程,必须严格要求工人遵守《氧气吹炼生产管理条例》,质量放在第一位。」
质量第一!
这是最重要的事情。
氧吹炉虽然成功了,但这不代表军工局就能玩得转,站在现实角度出发,像这种尖端冶金工艺设备,没有个一年功夫很难吃透。
如果急于追求产量,很容易出现问题。
这是余华不愿意看到的。
「是,一定遵守规章制度!」陶明达面容严肃,眼中露出尊重之色,立正点头,正声回道。
对于氧吹炉创造者余华,他心中无不充满尊敬,尽管余华岁数比他年轻十岁。
榆林钢铁厂可以没有他陶明达,可以没有自家领导陈康,可以没有工程队杨志,但绝对不能没有余华。
可以毫不客气的说——没有余华,就没有氧吹炉。
陶明达是官田兵工厂时期的老人,曾经担任过杂械厂厂长职务,毕业于江苏苏州中学,高等中学学历,拥有不俗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基础。
人家原本还在抗大学习,结果陈康一封调令,就把陶明达从抗大调来担任榆林钢铁厂厂长。
民国授高等中学之学历,无论放在哪里,皆属于高级知识分子,这是组织队伍之中不可多得的高级人才。
「另外,我给起重工组的孙鸿、炉前工组王强和罗洪涛三位同志请功,孙鸿在首次冶炼试验和试生产期间表现出色,零失误完成每一次起吊工作,技艺娴熟,应当给予奖励,王强和罗洪涛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工作,保障钢水冶炼,应当给予奖励。」
余华话锋一转,继续说道:「这个请功以我的名义,走钢铁厂向军工局上报的渠道。」
请功,以总工程师名义请功!
起重工孙鸿,炉前工王强、罗洪涛,这是首次冶炼时间和试生产期间表现优秀者,三人的付出和努力余华看在眼里,应当给予奖励。
「请功?好的,我明白了。」陶明达闻言,怔了一下,有些意外,连忙点头。
不得不说,孙鸿、王强、罗洪涛三位同志还真是好运。
讲完请功的事情,余华最后说道:「钢铁生产过程如遇技术问题,小事尽量自己解决,大事给我发电,但技术人员要努力思考,好了,我要说的基本就这些,陶同志,你还有没有问题?」
「总工程师,关于氧吹炉的庆功宴,我们开不开?」陶明达询问道。
「开吧,让参与钢铁厂建设的战士和每一名工人参与,给大家放松一下,我就不参与了。」余华笑了笑,说道:「还有问题吗?」
他没时间参与庆功宴,氧吹炉搞定了,红星拖拉机项目还等着他去救火,这是燃眉之急,耽搁不得。
运力不足的问题,已经从根本层次限制了根据地工业发展和生产,仅榆林钢铁厂分到的运力配额而言,每天最多能生产五吨钢铁。
是的,只有五吨,因为一吨钢铁需要四吨原料,榆林钢铁厂的运力配额二十吨。
这是客观条件的限制,军工局工业建设之中面临的短板问题。
陶明达摇了摇头。
「陶同志,那就再见了。」余华微笑道别。
「总工程师,再见。」陶明达面色一正,举手敬礼。
余华笑了笑,没在多言,悄然离开选修热闹的厂房,将这里的一切交给陶明达。
对于即将开始的大规模工业生产阶段,这不是他该操心的事情。
还是那句话,只搞技术,绝不干涉组织任何安排。
余华不愿干涉,也不能干涉,他不想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这些方面。
临近中午,碧空如洗,万里无云。
悬挂于苍穹之巅的阳光,格外璀璨,向这片土地洒下希望之光。
沐浴于阳光之中,带着微笑,余华再次踏上返回延城的道路,悠然躺在铺着稻草的卡车货箱里,舒舒服服睡了过去。
近乎三十个小时没有休息过,身体早就到了极限。
这一觉,余华睡得特别舒心。
当初立下的第一个大目标,一步一步在自己努力下逐渐实现,这种层次的成就感,已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次经历,或者装逼的感觉。
1937年的氧气顶吹转炉技术……
……
柏林郊区,隶属陆军武器署的坦克试验场。
烈日当空,气温炎热,茵茵草坪之上热浪翻滚扭曲,试验场两侧站着一名名身穿标准德军制服的高大士兵,军姿标准,背负毛瑟98K制式步枪,戴着M35钢盔,双眼不断来回扫视周围,保持高度警觉。
柏林坦克试验场是陆军武器署研发测试坦克的主要场地,一号坦克、二号坦克、三号坦克,包括正在研发的四号坦克,都在这里经过测试。
今天,坦克试验场迎来了一位不同寻常的「客人」。
试验场中心,一辆坦克,不,准确来说是一辆坦克的车体,静静停放于装甲测试区中心,没有火炮,没有炮塔,甚至没有坦克发动机和传动系统。
这就是一个壳子。
但这个壳子却透露着不同寻常的气息。
因为,坦克车体的正面装甲,并非采用垂直设计,而是呈法线六十度倾斜角!
一场不为人知的新型坦克车体防护测试,即将开始进行。
「赫尔曼,你认为亨舍尔公司的这款三十五吨级坦克方案怎么样?」犹如贵族般散发高雅气质的古德里安,伫立于试验场观摩区域,双手举着高倍光学望远镜,看了看一千米之外的三十五吨级坦克车体,向身边的试验场指挥官赫尔曼询问道。
「将军,我无法做出任何评价,因为这款坦克车体正面装甲的设计,完全超出我的想象范围,我从来没有想过海军战列舰运用的倾斜装甲概念,可以运用到坦克上,事实上,如果不是今天亲眼所见,我至今还不知道倾斜装甲的概念。」上校赫尔曼摇头回答,看着试验场装甲测试区千米测试点的坦克车体,满是惊叹。
「不止如此,这款新型坦克还用上了我们最新研发的Y型装甲钢,不出意外的话,今天或许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惊喜。」古德里安微笑着。
PS:抱歉抱歉,这几天现实生活有事情耽搁了,因为腰部剧烈疼痛去了医院检查,听医生的话静养一段时间,今天好多了,赶紧起来冲。
为您提供大神仲渊2的《我的科学时代》最快更新,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,请务必保存好书签!
第三百二十九章倾斜装甲!免费阅读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