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局在大唐迎娶长乐

第131章 数百万伤亡大唐帝国的哀嚎 (1 / 2)

“夫人。”

隔着老远,秦文远唤了一声。

下一秒,果不其然,他看中的那道身影跑了过来。

相比于其他人的慢悠悠,这道身影的主人,则是显得有些急切。

“夫君!”

一来到秦文远身边,长乐便跳了起来,看那模样,是一往无前的。

也就是说,要是秦文远一个没接准,那长乐只能是摔倒了,以那么远跳过来,摔倒后估计都得毁容。

这可把秦文远吓得不轻,连忙是双手张开,抱住了自家夫人娇小的身子。

“夫君,你没事,太好了,太好了……”

长乐抱着秦文远,吸了口他身上的气息,有些满足。

秦文远此时却没什么好脾气了,他感觉长乐太乱来了。

故此,他敲了下长乐小脑袋,没好气道:“夫人啊,你刚才在做什么呢,一个没注意,我都没办法接住你。”

“你……你这是要我早点去吃席吗?”

长乐闻言,难得有些俏皮的吐了吐小舌头,“这……这不是有夫君你吗,有你在,我能受到什么伤害?”

“倒是你这个混蛋夫君,为何打晕我,然后让未羊大哥偷偷带我走?”

“我们明明都说好同生共死的,你这可是违背了誓言,得受到惩罚才是!!”

额……

长乐这一席话,顿时让秦文远语气一滞。

自己……这是根本没办法反驳啊!

秦文远夫妇二人这一幕,倒是看的众人哄堂大笑起来。

小兕子,也是无比羡慕的看着二人。

只是,羡慕归羡慕。

她知道,这是长乐当初决定后的收获。

当初要是换成了她,要她下定决心和一般人过这样子的生活,小兕子感觉自己还真的下不来决心。

不为别的,仅仅只是因为锦衣玉食的生活处的久了,这种生活水平猛然之间下降,她压根就承受不了。

所以,羡慕的同时,小兕子又有点儿对自己姐姐长乐佩服。

佩服于她敢抛弃一切!

敢从零开始和秦文远过日子!!

这个夜晚,就这样,一行人都有说有笑的结伴而行。

原本魏征是想快点告诉秦文远,有关于五姓七望的事情,也因为今晚的气氛,不得不选择了延后。

今晚嘛,开心就好了。

…………

竖日。

刚刚早晨,一道紧急的通知传达到长安城,几乎所有当朝众臣的手里。

得到的消息的当朝重臣,无不是震惊骇然的坐立起来,眼神之中带着惊悚震撼的神色,重新把刚收到的信件,一个个文字,逐一读了过去。

“这!!!”

李靖倒抽一口冷气,面色惊骇莫名,急急忙忙告别夫人红拂女,离开府邸,在门口上马,以最快的速度赶往长安南城门。

他在城内急速狂奔,满条街的百姓,都感觉到了耳边阵阵狂风吹过。

更有甚者,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就只听到一阵风掠过。

仅仅两刻钟时间,李靖便抵达了长安城北门,远远的,就看到南城门上空,一道无比熟悉的身影,比他更快一步,早已抵达那里。

“信件消息属实吗?真的有数十万难民就快要抵达长安城了?”

刚上南城门,人还未至,李靖的声音就远远传递而来。

声音之中,更是带着莫名的惊悚感,刹那之间来到秦叔宝的旁边。

秦叔宝闷哼一声,沉声道:“李将军,恐怕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恶劣,我们才刚刚得到消息,但是北方的逃难队伍,就已经出现在我们长安不远处了。”

“你知道,这意味着什么吗?”

李靖微微皱眉,今早信件里的事情,属于国家一级大事。

斥候们没道理那么慢传达至长安。

慢的原因,只有一个。

那就是之前传信的信鸽,都被截了!!

李靖冷冷道:“有不明势力,操控着这一切?”

秦叔宝点头,“不错,南地斥候方才告诉我了,他是第十二批赶往长安城的斥候,也是他,才让我们得知南方巨大灾难。”

“第十二批派出的斥候,才把消息传到我们手里……”

“这也说明,前面的十一批斥候,全部都死了!这只不知名的势力,他们潜藏的力量,非同小可。”

秦叔宝的声音很是低沉,带着压抑的氛围,然后手指指向了城外海天一线的位置。

在那里,黑压压一片,尘土飞扬的场景,是一列列马车队,密密麻麻,仿佛无边无际,不知何处是边际。

在队伍的两侧,还有大量的唐军士兵,无数士兵守卫在边缘。

队伍的上空,一只只乌鸦,飞鸟也在盘旋飞舞着,仿佛身后有莫大恐怖一样。

在队伍的最前方,更是有各地的将军!

浩浩荡荡的队伍,无比磅礴的气势,不知道的人,还以为这是一支攻打长安城的队伍。

但是……

随着远处队伍不断的靠近,秦叔宝和李靖两人,都能清楚的看到。

这支队伍是那么的狼狈,唐军土兵丢盔弃甲,口干舌燥,脚步也踉踉跄跄,普通平民老百姓,更是拖家带口,面容疲惫,营养不良。

往往一大群人拥挤在一辆马车上,更多的人都挤在车顶。

隐隐约约,凭借两人不凡的耳力,甚至可以听到远处,那不断清晰的哭泣声,浓浓的悲伤,在空气之中弥漫。

秦叔宝和李靖两人脸色,刹那之间难看了起来。

“南方疆域,十几座城市遭遇蝗灾,多达半个月,无论是储藏的粮食,还是还在种植的粮食,全部都被啃食一空。”“这半个多月来,他们赶往长安的途中,百姓们饿死二十多万,士兵也饿死了一万多人,就连……就连镇守一方的李自在将军,也因为要与百姓同甘共苦,将自己粮食让给孩子,也……”